做大數據的,不是一組數據拿来就直接用了,要對它的可靠性進行打分。「腐歷」等常用字的可靠性可打十分,「瘱賡」的可靠性基本是零分。您犯的錯誤就在於直接定出錯率是0.1,常用字和生僻字的出錯率怎麼可能等同呢,他們的可靠性那是天差地別。生僻字編碼的出錯率當然會很高,高得離譜啊,你自己不是說馬来西亞倉友提供的倉五碼表在擴展區有大量錯碼嗎。微軟倉頡更沒法用。你以為朱邦復工作室的員工甚至包括朱邦復都是前世盜墓對生僻字有好感?據我所知目前只有沈紅蓮的前世可能參與盜墓。
舉報
Ichirou 發表於 28-4-2020 09:35 PM 謝謝兩位。我又去看了一看他的自家論壇,他還對「賡」字如此抵賴:
以「登」有意義爲憑。理由爲單獨「夂癶」這三個部件沒有含義,需要往下包覆一個字形才能組合成具有完整意義的漢字。
一、《唐韻》《集韻》並北末切,音鉢。《說文》足刺癶也。《六書本義》兩足張,有所撥除也。《元包經》艮北癶癶。傳曰:兩人相背也。註:北,背也。又:漸辵之癶。傳曰:足有所行也。註:辵,足也。癶,行也。 二、《字彙》从二止相背。有分癶之象。別作撥蹳,非。
所謂詭辯,是無理的一方不肯承認錯誤而採用的辦法。我對倉頡規則的理解是最正確和最深刻的,因此我不會是詭辯的一方。(出處)
cj6 發表於 29-4-2020 03:37 PM 那傢伙整天在說一大堆原創理論,除了「有義字形」外,還有一堆甚麼「縱貫橫截」、「相錯連體」,天花亂墜。恐怕他妄想把倉頡教科書全都變成這個樣子。那才是真正的倉頡之「劫」或「殤」。可笑的是那傢伙還敢聲稱官方手冊就是這個是意思,只是手冊說得不清楚,他是全宇宙唯一讀懂的人,替手冊說清楚而已,如此云云。我都不知這種情況叫騎劫好,還是叫挾天子令諸侯好。 我不是反對他嘗試去「發現」新說,但自古以來,新說要經歷「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的階段,經事實驗證,證明至少在指定範圍內適用,沒有失效的例子(或者那些失效的例子有必然的解釋,可以劃為不適用部份),才可以把新說看成是一般道理。他的理論經不起事實驗證,就應當自行再省思。但他卻妄想能自欺欺人,用各種邏輯謬誤的詭辯來逃避。
若按此種做法,「灋」(「广」撇到底的字形)要將「廌」視作向下自然延伸,於是取碼「水.戈火.戈」,等等。
馬拉一個錘子 發表於 27-4-2020 03:52 PM 三、打臉詭辯之一——真的按字義分割嗎?某人認為「螷」字,因擴展B區有「⿱卑虫」一字存在,從字義上看,有可能是從「广」從「⿱卑虫」,不是從「庳」從「虫」,「庵」字從字義上看,從「广」不從「庆」,「廥」字從字義上看,是從「广」,「會」聲,因此取碼時就不用將「广」形字視作自然延伸,然而,如此一來,取碼便涉及到了字義與字源,但實際上,倉頡輸入法在設計時完全不考慮字義和字源。這一點,從手冊、朱邦復先生和沈紅蓮女士的說法中便能看出。語見手冊 ...
Ichirou 發表於 30-4-2020 07:43 PM 他早就詞窮理屈,他的言論已逃不出在下和各位所反駁、所指出的問題。 如果「⿸形字」要靠是否「有義字理」來判斷,爲甚麼其他形的字不用?一種正常的輸入法,會設計得這麼精神分裂嗎?他說來說去都說不出理由。
本版積分規則 發表回復 回帖後跳轉到最後一頁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康熙字典与倉頡之友
GMT+8, 4-4-2025 05:39 AM , Processed in 0.015004 second(s), 9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