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頡之友
康熙与倉頡
主頁 自學 倉頡字典 康熙字典體

倉頡平台2022 網上輸入法 九萬漢字

論壇 聯絡 康熙字典網上版 捐助本站
「形碼類中文輸入法」的「重碼率」與「按鍵數」那個重要呢? - 中文輸入法學術論壇 - 康熙字典与倉頡之友 - Powered by Discuz!



 找回密碼
 注册
查看: 9|回復: 0

「形碼類中文輸入法」的「重碼率」與「按鍵數」那個重要呢?

[複製鏈接]
發表於 4 小時前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3code 於 18-9-2025 03:24 PM 編輯

「形碼類中文輸入法」的「重碼率」與「按鍵數」那個重要呢?低重碼率的佼佼者,應為「倉頡」莫屬,但最高按鍵數為「六鍵」。以「頡」為例,倉頡按完「土口一月金」即英文鍵「GRMBC」後,須再按下「空白鍵」才能出字,共計按了「六鍵」。其他每字最多四碼的輸入法如「嘸蝦米」輸出「頡」字,須按下「YOTB」再按「空白鍵」出字,共計「五鍵」;以「行列30」為例,輸出「頡」字,須按下「4↑」+「0-」+「1-」+「7↓」即「R;AM」再按「空白鍵」出字,共計「五鍵」;以「大易」為例,輸出「頡」字,須按下「土口鳥米」即「FOH8」再按「空白鍵」出字,共計「五鍵」。「三碼中文輸入法」在「重碼率」上,確實比不過上述「倉頡」、「嘸蝦米」、「行列30」、「大易」等等形碼類中文輸入法,但在「按鍵數」上,「三碼中文輸入法」絕對占有極大的優勢,光每字最多只取「三碼」,就勝過上述最每字最多取「五碼」或「四碼」的中文輸入法,就以上述「頡」字為例,僅須按下「NOR」,無須按下空白鍵,即可出「頡」這個字,在取碼上,只取「頡」的「左上」「左下」及「右下」,共計「三鍵」即可輸出「頡」字,比上述各輸入法按「六鍵」或「五鍵」才能出字,還少上「二至三鍵」,如果文字數量更多,一樣的按鍵數速度,「三碼中文輸入法」一定可以輸出更多的字,所以「三碼」打字打得快,不是因為按得快,而是因為按得少。再來看看「重碼率」的部分,「三碼中文輸入法」有很多「一碼字」都有重碼,但即使重碼,在「按鍵數」上也只須按下「二鍵」即可出字,以「Q」這個字元為例,共有「日目曰曲」四個重碼字,而這些字的排列順序,如果沒有異動的話,對應的數字是不會改變的,所以只要稍微看一下或直接背下來,都可以輕鬆按下對應的數字鍵,但在這之前,可能要先練好「數字鍵」的「盲打」,如此,「日目曰曲」已不算是「重碼」,而有屬於自己的編碼,即「日=Q空」、「目=Q2」、「曰=Q3」、「曲=Q4」,每字都只須按「二鍵」即可出字。就以「曰」這個字為例,倉頡「曰」與「日」重碼,須按下「日」即英文鍵「A」後按「空白鍵」再按「選字鍵」共計「三鍵」方得輸出「曰」字;以「嘸蝦米」為例,「曰」與「日」亦為重碼,正常輸入「DO」按「空白鍵」後,再按「選字鍵」,共計「四鍵」方得輸出「曰」,但嘸蝦米另有避開選字的方式,增加「DOV」的編碼避重,但再加上「空白鍵」,仍為「四鍵」,或許這只是想減少人們打錯字而設計的取碼方式,但「按鍵數」仍未改變,或許「V」相對「選字鍵」確實比較好按些,但對於已經熟打上排數字鍵的人來說,其實差異不大,有差的話,可能就只差在減少打錯字的可能;以「大易」為例,「曰」與「日」為重碼,須按下「日」即英文鍵「D」後按「空白鍵」再按「選字鍵」共計「三鍵」方得輸出「曰」字,上述輸入法皆比「三碼」在「按鍵數」上還要多按「一鍵以上」;另以「行列」為例,「曰」與「日」重碼,正常輸入應按下「0↑」即「P」後按「空白鍵」再按「選字鍵」共計「三鍵」出字,但在輸入「0↑」時,即可直接按「選字鍵」共計「二鍵」,這部分與三碼中文輸入法「減少按鍵數」的設計雷同。或許在部分人眼中,三碼中文輸入法高重碼率可能不利於推廣,但我相信,只要有人願意學習,就會知道,其實「重碼率」也沒有那麼的重要,只要把固定的數字當作重碼字唯一的編碼,那就等於無重碼,而「按鍵數」才是真正影響「打字速度」的重要因素~^_<~

三碼中文輸入法 - 查碼、練打網站https://3code-type.github.io/
Facebook臉書社團 - 三碼中文輸入法【無書自通】: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756940847492021/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册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康熙字典与倉頡之友

GMT+8, 18-9-2025 07:50 PM , Processed in 0.027134 second(s), 8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






倉頡之友 .自學倉頡輸入法    1997 - 2025   
馬來西亞    https://www.chinesecj.com
姐妹站:康熙字典網上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