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广厂尸疒型的字,可以通過有義字形来判定。 如「應摩唇府」中的「䧹麻辰府」均為一個有義字形,正好為形聲字中的聲部,因此判定它們是上下分體,上面的撇向下延伸。 有人想問,為甚麼倉頡還要作延伸判定?如「腐」字,直接判為广包圍餘下字形不就可以了嗎?解釋如下: 一,並不是所有字體,都會做成广全覆蓋,有些嚴格遵循字源的字體,广只覆蓋到一半。目前沒有哪個字體能成為倉頡結構判定的標準。 二,朱邦復說現代漢字中有百分之九十是形聲字。「腐」字作為形聲字是顯而易見的,「腐府」同音。因此如果將「腐」看成是「广>(付=肉)」,那不符合一般人的認知。 三,倉頡手冊有述「向下延伸」的內容,因此這既是文化常識,也是倉頡規則的一部份。
他又以「誩、競、澀、凝」的字首判別去扭曲成是採用了「有義字形說」。事實上,倉頡切割漢字字形時,若有多種切法,是比照相同或相似部件漢字的切法,而非檢查某個部件是否有義。「誩」的字首是「言」不是「亠亠」,只因為比照其他含相同部件的字如「讀、謀、請」等都是直切而不是橫切,並不是因為「亠亠」無義。只要虛心地看看倉頡實際情況,切出無義的字首/次字首之實例比比皆是。它們都只不過是形狀,與有義無義不相關。 「沒有一點分析理解的能力和知錯認錯的勇氣」,正是那傢伙自己,不是尊重實例的其他討論者。
本版積分規則 發表回復 回帖後跳轉到最後一頁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康熙字典与倉頡之友
GMT+8, 22-12-2024 01:09 PM , Processed in 0.013898 second(s), 7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